编者按:自2016年8月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东华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启动推进“双一流”建设,朝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不断迈进,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各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中国共产党东华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回顾成就,鼓舞人心,展望未来,催人奋进。我们从11月20日起推出“发展成就巡礼”专栏。今天推出人才培养本科生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东华大学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以工为主,工、理、管、文、艺等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奋力筑牢人才培养根基。
回应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守好思政教育责任田。回应教育强国建设的本源,实施综合教育教学改革,以守正创新引领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回应“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本质,探索创新培养路径,着力提升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成效突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显著。学校先后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 项;1人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本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2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工科专业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先后新增6个本科新专业;入选2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获批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5项教育部“四新”建设教改项目;新增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统筹谋划,推进有序
实现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着力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坚持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授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政课建设。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增设“四史教育”类思政必修学分,持续构建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思政课课程体系;深化思政“金课”建设,培育建设了国家一流课程《锦绣中国》、上海市一流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积极创新“思政课堂+社会课堂”双育人模式,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
全面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校内实现了课程思政全覆盖,校外牵头成立松江大学城高校课程思政联盟,成立全国纺织类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先后制定并实施《东华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东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将德育元素融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增加“价值引领”因素,立项600余门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覆盖所有专业。
(纺织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研讨会现场)
(制定并实施《东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
学校获批2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入选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8个、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5人、上海市教学设计展示活动课程3门。
事必有法,谋定快动
实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自主认证双轮驱动模式推动专业建设内涵发展。在“四新”建设的引领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调整本科专业设置。以“产出导向”(OBE)理念为指导,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树立教育质量意识,着重专业内涵建设,推动工程教育认证和自主认证工作,发起成立了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已经有46所成员高校加入联盟。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反馈会)
(日语专业(全国首个外语专业)自主认证现场考查会)
学校目前共有2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教育部“四新”建设教改项目15项。先后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6个本科新专业,2个上海市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已有10个工科专业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7个专业进行了校内自主专业认证。
(学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以一流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建设走深走实。以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抓手,坚持科教、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加强线上课程建设,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在12个学院共13个专业中进行OBE教学大纲制订试点改革。
(松江校区教学楼课堂)
学校共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7门,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上海市一流课程48门,上海市重点课程226门,“拓金计划”课程6门。
(“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我校1960级校友黄宝妹走上《锦绣中国》课堂)
以高质量教材建设为人才自主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学校成立校、院两级教材委员会,发布系列教材管理制度,建立教材谋、编、选、审、评、督全链条管理机制。围绕学校学科布局,推进教材培育,逐步建立东华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
(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证书及徽章)
学校1人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本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6本教材入选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376本教材入选纺织服装类“十四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
以教学示范岗和教学竞赛,激励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动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设立本科教学示范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以教学竞赛为抓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新教师培训会)
近年来,我校教师获霍英东教育教学奖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3项;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
以加强“体美劳”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2020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东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举行“以体育人、以美化人,加快推进‘五育并举’——东华大学体育美育工作推进会”。本科体育课全年开设200余门、艺术类课程开设100余门,劳动教育课为必修类课程,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签署合作备忘录)
(我校原创大师剧《钱宝钧》)
(援疆实践活动)
学校建设体美劳专项精品课程69门,培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9家,劳动教育落实率为100%的1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之一。
搭建平台,创新模式
着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打造拔尖人才培养自主培养“新高地”,成立钱宝钧学院。2020年,学校以拔尖创新型培养人才为目标成立“钱宝钧”学院。目前学院建有8个拔尖创新实验班,实施“小班化、国际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建设高阶性“荣誉课程”,为复合拔尖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钱宝钧学院成立)
钱宝钧学院拔尖创新实验班已培养了一批毕业生,深造率在85%以上。学院发布实施《东华大学钱宝钧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建设管理办法》,推动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改革,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综合评价改革。
(民航拔尖创新实验班学生在商飞实习)
突出产教融合,大力建设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2021年,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学院实施“1+3+5+X”管理形式,引进龙头合作企业参与,注重学科交叉,突出实践育人和科教融合,围绕材料、环境、计算机三个学科,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了“新材料概论”等12门高质量、交叉型的专业基础类和综合实践类课程,已培养3届学生,首届毕业生推免率超过85%,均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
(现代产业学院发展论坛)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坚持久久为功,用实干苦干的精神,留下改革的足迹,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也将依托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实施新一轮发展规划,全力建设“奋进东华”,打好教育教学改革的“组合拳”,进一步朝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奋勇前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